新闻动态
2016-12-30
实验室举办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培训

2016年12月29日下午,同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无锡赛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化学馆举办了一次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人、办公室和实验中心负责人和我室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演练活动。演练开始之前,党委书记王国强指出,安全是每一位实验人员都应该注意的重中之重,在实验操作时要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实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及逃生技能。无锡赛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培训师向我院师生介绍了实验室相关的安全内容。随后,与会全体师生在化学馆320实验室进行了一场“浓硫酸泄露事故”应急处理演练。演练中,安全培训师首先确认了我院实验室的安全通道位置,是否有应急喷淋装置以及化学品存放的规范性;安全培训师邀请我院两名研究生担任此次演练的应急处理人员,在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两名同学按照培训师的讲解,将防护设备的种类与使用方法、应急处置的流程以及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一展示给与会师生。这让参加演练的同学们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化学品泄漏事故,纷纷表示经过此次演练,受益匪浅。演练结束后,安全培训师对我院的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护设备等工作表示

2016-12-21
王颖老师作为领衔作者参加第六次《全球环境展望亚太区域评估》报告中文版发布会

12月9日,第六次《全球环境展望亚太区域评估》报告中文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亿利公益基金会主办,由中国环境保护部支持。我院副教授王颖作为环境规划署全球领衔作者,主要负责亚太区报告中“环境相关健康风险”编写工作,并受邀参加此次发布会。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宋小智、区域评估联合主席周国梅博士、环境署首席科学家杰奎琳•麦克格雷德教授、中国主要参与作者与专家,来自政府、研究机构、高校、青少年代表、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100多人参加了发布会。《全球环境展望》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编写,协调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和40多家机构历时四年完成。第一期《全球环境展望》于1997年首次发布,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关注,此后每5年出版一期,2017年将出版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报告。除了王颖之外,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其他6名作者,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部门。第六次《全球环境展望》将对全球环境状况和趋势进行回顾,分析全球应对环境问题所取得的进展和教训,对环境决策者提出政策建议。据悉,中国及亚太区域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数百万人口

2016-12-13
杨金虎教授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逆晶态相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可充电电池已经在便携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电池负极材料在锂离子嵌入和解嵌过程中发生的巨大体积变化会引起电极材料的坍塌和非晶化,造成电池性能的全面劣化。当前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解决电极结构坍塌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电极材料非晶化问题一直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因钠资源更为廉价、易得的优势,钠离子电池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的首选,并有望在智能电网等规模储能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是钠离子的半径为1.02Å,比锂离子半径0.76Å大约34%,因此钠离子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体积变化,这使得电极结构坍塌和非晶化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尺寸较大的钠离子在负极材料中的嵌入/解嵌速度要比锂离子更慢。这些不利因素使钠离子电池在循环性能和功率性能的提升更具挑战。而对规模储能来说,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功率恰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我院杨金虎教授课题组面向电极材料非晶化和钠离子电池开发研究难点,致力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逆晶态相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SuperassembliesofFreestandi

2016-12-09
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在12月7日下午对我室筹建工作进行了验收。经过听取汇报、材料审查、现场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经过两年的细致工作,重点实验室建设达到了各项考核指标,同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本次验收专家组由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建民教授作为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鲜跃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万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勇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等组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处长过浩敏,同济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贺鹏飞、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弛、党委书记王国强、副院长王启刚、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扬会、副主任唐文伟以及其他骨干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周婧主持验收会。上海市科委负责人首先对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说明。随后,专家组听取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扬会的建设汇报并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内容涵盖实验室的定位、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以及规章制度等。经论证,专

2016-09-01
同济-马堡暑期学校师生赴上海光源参观学习

9月1日,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张江园区内,同济-马堡大学暑期夏令营的40余名中德师生在伍艳辉副教授的带领下,走进上海光源大科学装置,成功开展了一次基地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近科学、启迪智慧,探秘科创大平台上海光源”,旨在向师生展现我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生动直观地解读了神奇之光如何照亮微观科学世界。邹鹰研究员作为科普专家,首先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他为师生们做了精彩的科普讲座,用形象、生动和富有激情的讲解展现了基于上海光源大科学装置进行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期间台下的师生们认真聆听,表现出对大科学装置的浓厚兴趣和对科学认知的渴望。讲座结束后,上海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师生在上海光源科研骨干的带领下进入主体建筑内部,实地参观了实验线站、中央控制室和其他科学研究设施,纷纷为上海光源壮观的内部结构和先进的实验条件而赞叹。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在上海光源门口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活动获益匪浅,让他们更直观地接触到光电学科先进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型机构的工作任务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开拓了自己的眼界,知道光科学的渗透能力之强。这有助于同学们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增加对

2016-08-29
2016年“同济-马堡大学暑期化学夏令营”开营仪式顺利举行

8月29日,2016年“同济-马堡大学暑期化学夏令营”开营仪式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南京理工大学罗德平教授,我院张扬会教授,伍艳辉副教授以及韦广丰老师等出席开营仪式。参加夏令营的中德师生们共四十余人参加开营仪式。张扬会教授致欢迎辞。张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并回顾了过去的三年化学学院与马堡大学交流合作的历史。他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交往是人文交流的核心,希望中德师生自本次活动中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建立友谊,让中德青年一代在交流中提升语言能力、融洽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为两国的友好事业和美好未来做出积极贡献。张扬会教授还向在座师生简要介绍了同济大学与德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新成立的同济化学学院的整体情况,并热忱欢迎德国学生来我校学习。马堡大学带队教师Olalla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我院支持本次活动的感谢,并鼓励德国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和学校的规定,积极与中国的朋友们交流、学习,在经历中用心体验与感悟独具文化底蕴的中国文化。德国中学生代表发言,他们分享了来到中国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