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闫冰教授课题组稀土-MOFs纳米荧光探针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中,其在水体、大气及食物中的残留长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建立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对于环境污染风险防控、保护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稀土发光MOFs因结合了稀土离子优异的发光性能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多样的结构特性而被广泛用作荧光探针检测环境污染物。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Ln-MOFs荧光探针均是对环境污染物的外暴露检测即环境监测。但环境监测不能反映通过不同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接触有害物质的总量,且环境中有害物质水平并不等于人体实际接触和吸收的水平,因而环境监测不能有效地反映个人差异而导致的吸收区别。作为环境监测的有效补充,生物监测可提供人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内剂量,能揭示污染物与人体健康的内涵实质,因此在环境健康的风险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闫冰教授课题组一直从事稀土光功能杂化材料和微纳固体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专注稀土功能化晶体基元杂化材料体系的组装、光功能集成、器件及传感应用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Chem.Commun.2014,50,9969-9972、13323-13326、15235-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