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7-08-06
闫冰教授课题组新型杂化荧光传感器件设计取得重要进展

对在生物和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进行识别早已成为化学传感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在目前的特定分析物的检测方法中,荧光传感因其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设备操作简单等优点脱颖而出,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单独的荧光传感材料所存在的稳定性差,实时检测性低及易于污染待测体系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荧光传感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得到化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我室闫冰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稀土光功能杂化材料和微纳固体的研究工作,除了在光功能集成上取得重要进展,更提出通过稀土离子功能化实现多中心光响应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开发出一系列以稀土光功能金属有机骨架(MOFs)为主体的荧光材料及新型传感器件,并已将此类传感器件成功应用到与环境危害及人体健康相关的离子、气体分子及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上。近日,该课题组创新性地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双刺激响应型的荧光传感凝胶及浓度依存的逻辑运算装置用于食品变质的实时检测。食品变质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地最主要原因之一,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对食品腐变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和检测尤为重要。课题组通过共价修饰将富含

2017-06-12
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作用

6月7日,在2017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闭幕式开始之前,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GUPES)主席、我校常务副校长伍江和联合国环境署生态司副司长莫妮卡•麦克德维特与GUPES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此届国际学生大会为GUPES成员提供了十个参会奖学金,用于资助国际旅费、当地食宿等,共计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秘鲁、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西班牙、英国等九个国家的学生代表GUPES参会。学生代表就如何加强GUPES网络间成员的合作献计献策。伍校长指出,在座的同学都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青年领袖,是加强GUPES网络合作的种子,希望同学们回到学校后,能够继续作为我们合作的桥梁,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在与学生代表会见之前,伍校长还会见了联合国环境署生态司副司长莫妮卡•麦克德维特,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同济大学与联合国环境署的合作交换了意见。伍校长指出,同济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着长期的合作和交往,更是借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这一引领性平台学院,在中非合作、环境教育、环境管理、一带一路等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伍校长特别指出,双方需在这些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一带

2017-05-10
闫冰教授课题组多组分同时检测传感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人类活动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生活、农业和工业废水日益增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影响。在各种环境污染事故中,水污染发生的频率一直处于首位。由于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及不可生物降解,离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建立水体污染性离子的快速检测技术,对于环境污染风险防控、保护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建立水体污染性离子的快速检测,能够实现多组分污染离子同时检测的传感器不可或缺。近年来,荧光检测方法因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分析物检测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学院闫冰教授课题组一直从事稀土光功能杂化材料和微纳固体的研究工作,在光功能集成、器件及传感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近期提出通过稀土离子功能化构造多发光中心,利用其不同光响应行为实现光传感的系统策略,提供了基于MOFs材料构建传感器的新方法,为实现多组分污染离子的同时检测提供了简单、经济且实用的技术手段。该课题组在将稀土离子成功组装到金属有机骨架(MOFs)后,利用稀土离子优异的发光性能和MOFs独特的结构特性设计了多种单一污染性离子和分子的荧光探